一带一路五周年中非休戚相关 铁路工程串起一个个暖心故事

发布日期:2025-01-07 16:13    点击次数:82
乘客在阿卡铁路前合影留念 中国铁建提供 一带一路五周年中非休戚相关,人民情意绵长,铁路工程串起一个个暖心故事 金羊网记者 马灿 从援建项目、劳务合作到设计施工总承包,从经营承揽到投资开发,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中国铁建”)紧跟国家“走出去”战略和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积极融入非洲,把中国产品、装备和技术带到非洲,互利共赢,共同发展,与非洲结下了深厚的情谊。 相知无远近,万里尚为邻。转眼间,中国铁建已在非洲发展了50余年,50年可以使一个人由青涩变为成熟,可以使一株树苗由青葱变浓郁,可以使中非各国人们,在时间和友谊中,共同成长,亲如兄弟姐妹…… 司机老骄的生死情谊 “老骄,安排一下车辆哈。”“老骄,你带队,安排两名司机明早随经理去北部出差。” 位于尼日利亚北部城市卡诺的中土尼日利亚公司北区经理部大院里,常会听到这个名字——老骄。 约瑟夫·奥乔·埃西奥凯伊,一位在中土尼日利亚公司(中国铁建下属单位)工作17年的老员工,现任北区经理部车队队长。因为发音习惯,大家都喜欢叫他“老骄”。 2010年9月8日清晨,当老骄开车从北区经理部驻地出发,送一位中国同事到迈杜古里机场时,在距目的地不到30公里的地方,他们遭受了一伙武装分子的突然袭击。老骄让中国同事趴在后座上,他则加大油门一路狂奔,拼尽全力冲出重围。 到达目的地时,老骄才发现自己的右手中指、无名指及手背都被子弹击中,鲜血直流。 老骄被送到当地医院,医生表示,该院医疗技术太差,要切除两根手指头才能保命。陪他就诊的中国同事拉起老骄就走,把他送往医疗条件更好的卡诺骨科医院。“中国人太棒了,比兄弟还亲!”老骄高兴地说,在医院接受了两个月的治疗,两根手指不仅保住了,而且恢复得很好。 值得一提的是,2014年,尼日利亚北部安全形势持续紧张,北区经理部驻地附近不时响起枪声和爆炸声。有一天,公司急需一笔现金中转,需要安排人员到银行取现。最终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在了老骄肩上。老骄不负众望,驾车穿过危险区域并出色地完成任务。 在中土尼日利亚公司所属的55个在建项目中,和老骄这样的当地员工共有一万多人,他们和中国同事一起并肩“战斗”,并在长期生活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。 乔治的新房“入伙”了 今年58岁的乔治是莫桑比克纳卡拉走廊铁路上的一名封锁联络员。 他的家就在莫桑比克北部楠普拉省的小城那卡洛罗,距离铁路只有三公里,从家里出发走路不用半小时就到达他每天工作的地方。 在此之前,乔治没有工作,他和家人挤在一间屋里,睡在冰凉的地上。他一直梦想着将土坯房推倒改建。 2015年,得知正在扩建的纳卡拉走廊铁路就要经过自家附近,乔治找到中铁二十局的负责人,希望能给他一个工作的机会。 工作伊始,因乔治没有相关技能,只能干一些杂活,所以收入并不高。后来,恰逢铁路正值施工的关键时期,每天都要有十几个铁路里程位置的封锁,乔治被安排到铁路线上担任封锁联络员。这个岗位要求他必须时刻守在现场,随时与铁路控制中心联系,以确保铁路封锁施工顺利进行。 在中国同事的细心帮助下,乔治熟练掌握了相关技能,整个施工期间都没有发生安全事故,他的薪水两年间翻了一番,是当地普工工资的4倍,生活水平大大提高。 2015年,乔治被评为优秀封锁联络员。更令他高兴的是,在全长650公里的纳卡拉走廊铁路全部建设完成后,中铁二十局又获得了全线铁路维养的合同,他可以继续留在这里工作。 如今,乔治除了做好封锁联络员这一工作外,还担负起培训新员工的新任务。 乔治还新盖起了水泥砖房。按照中国人的习俗,乔治选了个好日子“入伙”,除了亲戚朋友外,他还特别邀请了中铁二十局的同事们来帮他“暖房”,一起分享他的喜悦。 朱启辉的非洲“朋友圈” 2004年10月,朱启辉接到赴安哥拉的调令,被公司安排从事测量工作。工作中,他对葡萄牙语产生了浓厚兴趣,没事就爱与当地工人聊天,听他们讲故事,因此,朱启辉葡语听力水平提高很快。 不久,中铁二十局组织一批有语言基础的人回国培训,朱启辉参加此次培训后回到安哥拉,开始转入系统性的学习,同时工作角色也变为专职葡语翻译。 因工作原因,他常常要进出安哥拉总统府安全办公室,时间一长,很多人都能喊出他的葡语名字。他说,如今,他的非洲“朋友圈”越来越大,上至政府要员,下至普通工人,都成了他的好友。正是在这些朋友的帮助下,一名病危的中国普通工人才得以被安哥拉空军军机千里转运,最终获救。朱启辉也因此成为安哥拉华人圈的名人。 2018年初,朱启辉所在的中铁二十局在安哥拉承建的本格拉铁路全线交付运营,帮助这个国家重启了因战乱而停止30余年的国际铁路贸易,内陆国家刚果(金)的矿产资源通过1344公里的本格拉铁路运输至洛比托港,从这里运往世界各地…… 万水千山,命运与共。2018年,朱启辉被任命为中铁二十局安哥拉国际公司总经理,他说,在非洲待了15年,安哥拉就是第二故乡,点点滴滴,情怀深切,已经离不开了。 如今,他在当地开办了铁路技术学校,续写自己的非洲情…… 两名妇女从安哥拉本格拉铁路边上走过 中国铁建提供 面包妈妈的“免费”面包 不管是刮风下雨,每天天刚亮,一位40岁左右、戴着蓝色头巾、身材瘦弱的非洲女人玛丽莎,都会推着一辆装有面包的小车,出现在中铁二十局安哥拉奎托机场项目部门口。当中国人工人从项目部走出来时,她就会热情地招呼大家免费吃面包。这成了项目部门口一道特殊的风景,项目部员工都叫她:面包妈妈。 事情得从头说起。2016年11月的一天,面包妈妈在街道摆摊卖面包,带在身边两岁的儿子突然哭闹得厉害,小脸蛋憋得通红。任凭面包妈妈怎么哄都不行,急得她直掉眼泪。机场项目部的员工康权亮刚好遇上,他用手摸了小孩的额头:“好烫。” 康权亮从医药箱取来体温计,看到体温计上显示41.3℃,他也吓了一跳。由于语言不通,康权亮就在地上写了一个41.3,用手语比划着示意小孩发烧了。玛丽莎看到后吓哭了,抱着孩子就要跑。 高烧41.3℃,情况非常紧急。康权亮想,必须第一时间送孩子到医院。他拉住了玛丽莎,开车将他俩送到医院。 项目部的领导知道此事后,也叫翻译送了5000宽窄(非洲货币)去医院。顿时,玛丽莎用蹩脚的汉语说:“谢谢你们,中国人真好!” 从此,就出现开头的一幕。看到面包妈妈如此真诚、热情,机场项目部的员工们不好直接拒绝。他们在吃面包时,一手接过玛丽莎递过来的面包,一手将钱偷偷扔进她的铁盒里,当玛丽莎转身跑去想去拉住刚付了钱的中国员工时,另一边的工人又重复同样的动作,让她顾此失彼。 一情一幕有如涓涓细流,静静流淌到在中非人民的心中……



Powered by MVC 中文站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© 2013-2024